原厂入驻New

已经举办

分类筛选重置筛选条件
厂家分类不限技术公开课赛灵思RS福禄克
泰克是德科技地芯科技艾睿合众Silicon Labs
IDTFujitsu罗德与施瓦茨涂鸦智能研华科技
TE新晔电子ROHM唯样Renesas
安森美半导体STMouser艾迈斯欧司朗安路
艾睿电子东方中科MPS迈来芯尼吉康
TDK欧姆龙电子发烧友润石广和通
机器人协会BoschMaxim芯讯通英飞凌
RIGOL阿尔卑斯阿尔派莎益博芯茂微大大通
贝锐科技纳芯微Microchip大联大航顺芯片
TTI神州技测Toshiba扬兴太阳诱电
Synopsys坦克邦海克斯康NexperiaZinitix
骏龙百度智能云广电计量国民技术L-com
顺络百度大脑新灵Power Cube华邦
PHYCHIPS金升阳CentricSemiSolution中电港
Arbe移远通信韩合楼氏基恩士
Valens思瑞浦风河亚马逊云科技COMSOL
纽瑞芯泰凌磐启富昌电子富芮坤
意同创商络电子鼎阳存储器行业协会牛尾
罗升安富利艾睿光电雅特力浩亭
汉高盛思锐Qualcomm世健蔡司
XMOSSiFive先楫半导体盈凡电气Cadence
大普物奇远铸智能Prophesee村田
TI芯力能知存科技极致汇仪高云半导体
儒卓力ADINI华芯邦固纬
技术分类不限医疗电子3D打印存储技术仿真技术
元器件控制/MCU音视频及家电展会直播智慧物流
5G云招聘机器视觉新基建工业控制
疫情专场人工智能FPGA电力线通信电机控制
传感器连接器物联网IoT无线通信电源管理
模拟技术电路设计EDA/IC技术LED照明嵌入式软件
汽车电子测试测量可编程逻辑
  • 隔离采样产品广泛应用于电机控制、数字电源和新能源汽车等应用中。本次研讨会主要围绕纳芯微隔离采样产品,重点介绍在相关应用中如何解决客户难题。尤其是纳芯微最新推出的NSI1312,作为业内首款兼具低成本、正负1.2V电压高阻输入、单端输出的隔离运放,是客户AC信号检测的最佳方案。

  • 随着电子技术的迭代更新,越来越多的设备需要网络化管理,而BLE低功耗蓝牙是搭建集体,个人网络的最佳选择,可通过无线方式将供电型智能设备连接至手机或计算机系统。因此,智能穿戴设备、手机外设或医疗监测设备等将BLE低功耗蓝牙也视为首选通信协议。

    BLE Mesh可以支持“多对多”,被设计用于大规模节点互相通信的网络,其应用目标场景有楼宇自动化、传感器网络、智能电表以及更多的Iot应用。

    今天就低功耗蓝牙的优势及onsemi蓝牙技术在具体应用场景中的应用技巧展开讨论。

    通过本次研讨会,你可以学到:
    1. 蓝牙基础知识
    2. 低功耗蓝牙开发技巧
    3. 低功耗蓝牙应用场景

  • 准备好Wi-Fi 6E/7测试了吗?

    2021-09-14 10:00   •Joerg Koepp、Hagen He  •2305次浏览

    对于更快无线接入和更低延迟的需求在不断增加。为了满足这些需求并推动新的应用,世界各地的监管机构开放了6GHz频段用于未经许可的频段使用。这个新的频谱允许Wi-Fi 6标准IEEE 802.11ax充分发挥其功能。它也将为成功部署Wi-Fi下一代演进技术(Wi-Fi7)铺平道路。在本次网络研讨会中,我们将详细介绍Wi-Fi 6E的技术与监管现状以及相应的测试挑战,并展示适合Wi-Fi 6E和Wi-Fi 7的新测试解决方案。此外,本次网络研讨会将为您提供即将发布的Wi-Fi 7标准IEEE 802.11be的早期概述。

    在本次研讨会中,您将了解到:
    •Wi-Fi 6E技术特点和监管更新
    •Wi-Fi 7技术前景
    •Wi-Fi 6E, Wi-Fi 7测试解决方案

  • 在本课程中,我们将通过讨论蜂窝车联网 (C-V2X) 的最新进展、测试挑战和技术的未来,帮助您驾驭蜂窝车联网 (C-V2X) 。

    蜂窝车联网是一项新兴技术,旨在提高交通安全和效率。作为“未来汽车的超级英雄”,C-V2X 使车辆能够与其他车辆和交通系统的其他部分进行通信,包括路边基础设施、骑自行车的人和行人。 C-V2X 技术正在改变我们对自动驾驶汽车通信的看法,但随之而来的是新的测试挑战。

    在本课程中,您将与行业专家一起就 C-V2X 进行坦诚的讨论:技术的历史、当前的测试挑战以及预计何时进行商业部署。您将对如何应对当今和未来的 V2X 测试挑战充满信心。

  • 物联网时代的到来,也让智能家居市场得以呈现井喷式的发展,各式各样的家居产品都开始产生了通信的需求,而这也带动了相关元器件及无线通信模组市场。而对于国内厂商而言,智能家电的爆发又将带来哪些机遇与挑战,尤其在如今半导体普遍缺货情况下,国产厂商又将如何应对。

  • 无线传输新起点 安森美WiFi 6E

    2021-06-22 10:00   •黄明豪  •1547次浏览

    更大容量,更好覆盖,安森美领先业界的WiFi6/6E解决方案,满足您卓越的无线体验。大联大友尚集团特别邀请安森美半导体在WiFi芯片领域拥有15年以上专业经验的技术专家,深度教学,带您了解最新的WiFi技术及应用!

    诚挚地邀请所有对WiFi感兴趣的朋友,跟我们一起了解更多WiFi6/6E的技术应用。

    通过本次研讨会,您将可以了解到以下内容:
    1. 无线基础知识
    2. QCS Wi-Fi 方案
    3. QCS 差异化战略

  • Wi-Fi 6/6E的系统原理、实现及测试认证

    2021-04-22 10:00   •王玮、孙旸、周婷  •1800次浏览

    2019年是Wi-Fi技术发展的第20年,随着Wi-Fi技术演进和成功商用,Wi-Fi技术与产品已经深入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。2019年也是Wi-Fi 6的商用元年,为了解决Wi-Fi技术发展带来的瓶颈,Wi-Fi 6技术应运而生。从2021年开始Wi-Fi 6 也将迎来井喷式的发展,在中高端产品上进行全面应用。Wi-Fi 6技术也是整个Wi-Fi家族中第一个从技术标准角度向蜂窝技术深度学习的技术,因此Wi-Fi 6技术具备了蜂窝技术的诸多特点,随之也带来了更多技术挑战。得益于Wi-Fi 6可以提供更高的传输效率,更高的吞吐量,更低的时延和更低的功耗,Wi-Fi 6技术也将在更多的行业带来更多的应用,例如VR,超高清视频,室外物联网连接等。更高的性能也需要完善的测试认证体系来进行质量的保证,互联互通的保证,安全性的保证等等。

    通过本次讲座将系统性地为您介绍Wi-Fi 6技术的关键技术,与之前Wi-Fi技术的差异,Wi-Fi 6带来的新测试需求和Wi-Fi联盟的相关准入测试情况等内容。首先您将了解到Wi-Fi技术演进的主要驱动力与Wi-Fi 6技术带来的革命性变化:Wi-Fi 6技术如何利用OFDMA和多用户MIMO技术来改善Wi-Fi系统传输效率,以及一些额外的性能改善,如功耗降低,系统峰值吞吐量提升等。其次您还将深入了解这些关键技术如何在Wi-Fi 6系统内实施,以及实施这些关键技术带来的技术挑战和测试挑战,包括Wi-Fi 6在最高7.125GHz的频谱划分和区域性技术要求。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的专家孙旸将会带来Wi-Fi Alliance准入测试的相关体系,规范,测试方案的介绍。Wi-Fi联盟测试也是Wi-Fi商用化测试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。最后将会通过一个实际的测试案例演示如何利用CMW进行Wi-Fi 6E信令测试,以及信令测试是如何更加深入地检测待测产品。欢迎您关注并参与此次在线研讨会。

    通过本次网络研讨会,您将了解到:
    1.Wi-Fi 6的技术,系统实现以及测试挑战
    ●Wi-Fi技术演进路线及发展遇到的技术瓶颈
    ●Wi-Fi 6关键技术及Wi-Fi 6系统设计方案
    ●Wi-Fi 6多用户新增测试项目介绍
    ●Wi-Fi 6E介绍

    2.Wi-Fi联盟测试
    ●Wi-Fi联盟准入背景
    ●Wi-Fi联盟准入测试项目介绍
    ●Wi-Fi联盟测试系统介绍

    3.实际测试演示
    ●如何使用CMW信令平台测试AP或者STA
    ●Wi-Fi 6E 测试方案介绍及演示

  • 除了超快的速度和大容量之外,5G移动通信系统还具有多重并发连接和超低延迟等特点。随着远程作业和在线课程的不断增加,在需要高速、稳定通信的时代,5G作为一项能满足这一要求的社会性基础设施,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。
    而在万物通过互联网连接的IoT/IoE 社会中,5G通信网络也预计将成为通信基础设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对此,TDK又能为5G通信网络提供哪些产品和技术服务呢?本次在线研讨会我们将为您介绍以下2款支持5G通信的TDK产品。

    1、TDK的复合型磁性片可在千赫兹到千兆赫兹中发挥效果。本次研讨会将首先从其构造及电磁特性方面进行解说,而后介绍包括5G通信在内的产品实际应用示例。

    2、TDK致力于提供用于通信基站电源的ERU系列的标准化大电流储能电感,以其独到的结构设计和可靠的产品性能为客户提供最佳选择。本次将从其应用、特性等方面进行解说。

  • 随着智能手机、智能手表和汽车都开始支持超宽带 (UWB) 技术,更深入地了解该技术及其对测试和认证的影响势在必行。在此次网络研讨会上,我们将分享 UWB 标准的最新进展, IEEE 802.15.4z 规定的安全通信和范围。我们也将详细描述 UWB 认证要求,并指导您如何应对具体的测试挑战。另外还将详解和演示我们的 UWB 测试解决方案,包括飞行时间的精确测量。

  • 集成式波束形成IC(BFICS)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相控阵雷达系统的平面RF前端设计难度。RF电子器件和贴片天线位于同一PCB的相对两侧,这种设计具有明显的优势。虽然BFIC和集成式TR模块可以缓解布局挑战,但λ/2的格点间距带来的物理限制使这项任务并不容易完成。从仿真角度来看,庞大的元件数量使得传统方法难以施行,并且需要提升速度和建模的精度。

    本次研讨会采用实际设计和仿真示例,重点介绍RF放大器偏置和时序、电路布局、热管理、电源管理、器件之间的性能差异和校准等挑战。本次研讨会还将重点介绍ADI的硬件和Keysight的Pathwave设计软件如何帮助简化原型制作过程并降低相关风险。

研讨会日历

<< < 2025年2月 > >>
1
2345678
9101112131415
16171819202122
232425262728
* 本月有1场研讨会

听众参与直播电脑最低要求

  • 操作系统:windows xp
  • 浏览器:IE 6.0 ; firefox 3.0 ; Chrome 29.0
  • 屏幕分辨率:1024*768
  • 网速要求:500 kbps 或者更高